研究领域、专长:
从事生物物理领域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专长为低维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生物传感器研制等。2014年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重要社会或学术兼职:
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学协会会员, SCI杂志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及EI杂志 Active and Passive Electronic Components客座主编。
获得奖励情况:
2015年“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光电性质应用研究”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基于物理电子技术的系列高校实验设备”获山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石墨烯表面增强拉曼基底”获山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获“第四届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主要科研成果:
致力于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建立单晶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分析通量低、对小分子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及其内在的生化分子调控基础有重要意义。研制了高性能表面增强拉曼(SERS)芯片,在增强拉曼光谱的灵敏度、稳定性、线性响应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为拉曼光谱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起到重要推进作用。近五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60篇,以上学术成果被Science、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权威杂志亮点评述,目前已被引用979次,得到同行科学家广泛认可。
主要贡献:
1. 长期从事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推动了材料、物理、生物、化学等多学科深入融合,发展了单晶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技术、表面增强拉曼(SERS)芯片等国际先进的新型分析检测方法。
2.主讲本科生课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与研究生课程“生物物理学”,目前累计授课1715课时,培育学生1293人